子孫球的品種簡介
子孫球為矮小扁球狀仙人球,常呈大型群生株。子孫球的球體綠色,球體基部極易分生子球,故此命名。子孫球性強健,適應能力非常強,人工栽培的難度不高,是非常適合新手朋友飼養(yǎng)的多肉植物品種。
子孫球為矮小扁球狀仙人球。球體基部極易分生子球,常形成大型群生株,故得名子孫球。球體綠色。棱底由螺旋狀排列的疣構成,疣的頂端為刺座,生有灰白色細短刺?;ǘ?,從球莖的中下部開出,漏斗狀,鮮紅色?;ㄆ?-5月,冰果。球體小巧玲瓏,扁球形,其上無棱,而是許多螺旋狀排列的疣狀小突起,密被灰白色或黃色的的細短刺?;ㄉ谇蝮w基部,花小但量大,并且鮮艷。
中文學名:子孫球
拉丁學名:Rebutia minuscula
界:植物界
分布區(qū)域:南美洲的高山地區(qū)
花期:3-5月
詞條相冊
子孫球的栽培要點
子孫球原產于阿根廷及巴西南部,為多年生多漿肉質植物。子孫球在白天氣孔會關閉,在夜間進行氣體交換,釋放氧氣吸收二氧化碳,所以有凈化空氣的作用。
家庭栽培子孫球可放在南陽臺或南窗臺,若過于蔭蔽會使球細長,開花稀少甚至不開花,即是盛夏也不必遮光,但要通風良好。
保持盆土濕潤而不積水,澆水時不要從球頂淋水,以免水積存在球體頂部的 “小坑”內,造成腐爛。每月施一次“低氮,高磷鉀”的復合肥。冬季移至室內光線明亮處,維持8至10度的溫度。節(jié)制澆水,使植株休眠,以使來年多開花。
每年春季翻盆一次,翻盆時將根系剪去一半,晾2至 3天后,栽入新的培養(yǎng)土中,培養(yǎng)土用園土、腐葉土(可用市售的君子蘭(詳情介紹)土代替)各1份,粗沙或蛭石2份混合配制,并摻入少量的骨粉、碎蛋殼等石灰質材料。 橙紅子孫球的繁殖可在生長季節(jié)掰取仔球,晾干傷口后進行扦插,成活率很高,但生長較為緩慢,開花也遲。為加快生長速度,早日開花,可用三棱箭(有稱量天尺、三角柱)、草球等作砧木進行嫁接,效果很好。
子孫球的繁殖方法介紹
子孫球球體綠色,常形成大型群生株,花小但量大,加上子孫球富有寓意的名字,受到很多多肉愛好者的歡迎,在家中栽培子孫球的難度也不高,所以子孫球的普及率比較高。人工繁殖子孫球可以用播種及扦插的方法。
一、播種
球體于春、夏從基部開花,白天開放,朝開暮閉,可延續(xù)數日。漿果成熟后要及時采收洗去果肉,將黑色種子曬干收藏。播種可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進行。播種時的天氣以晴好為佳,晝夜溫差大,不但出苗快,而且幼苗生長也較快。
播種土可取用純凈的河砂、素砂土、純腐葉土等。純砂消毒容易,但保水性差,出苗后必須立即移植。土壤要嚴格消毒,可將土配好后裝盆,然后連盆一起用蒸鍋蒸1小時。
播種盆宜用淺紫砂盆或釉盆,最好不用木盆。盆和盆底排水物都應洗凈晾干再用。播種前2--3天用0.3%的硫酸銅溶液或1%的福爾馬林溶液浸泡種子5分鐘,然后取出用清水浸泡,待種子稍膨脹即可播種。
家庭也可用醫(yī)用酒精進行消毒,但消毒時間要短,浸泡種子后必須盡快取出種子讓酒精揮發(fā)掉。然后立即播種??捎眉毶巴粱旌虾笕霾?,播后將土輕輕壓平,浸水后蓋上玻璃,將盆放在溫暖而隱蔽處,種子開始出苗后,必須控制光照,將苗盆移至有遮蔭的室內。播種苗培養(yǎng)1~2年即可開花。
二、扦插
當子球長到足夠大時,這時我們可以把爆出的小仔用手或工具掰下,放在陰涼處晾干,五月份以后晾一周就可以扦插。
扦插用土,赤玉土、粗砂、爐渣各三份,再加上些活性炭或礱糠灰?;ㄅ栌?——5厘米的淺盆,小仔發(fā)根不需要過深的花盆,方便觀察盆土的干濕度。把配置好的土壤由粗到細鋪設至表面,用噴壺把土壤微微打濕,再把小仔整齊的碼放在表面即可。
看到盆土干后即使噴水,對于球體有絨毛的仙人球不要采用對小球直接噴水。由于土壤透水好,加之盆較淺,不宜積水,很容易促進小仔生根,大多數在半個月后會發(fā)根,而且保證新根健康強壯(除個別極難發(fā)根的品種)。